1、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2万人遭枪杀。列宁格勒省委之一书记谢尔盖·基洛夫遇刺事件直接触发了大肃反,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图哈切夫斯基、布哈林等大批党、政、军领导人还有经济学家康得拉季耶夫和恰亚诺夫。
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他还树立个人崇拜,发动“大清洗”运动。
大清洗年代担任苏联总检察长的维辛斯基在1937年3月的一次检察工作人员会议上宣称:“大家应该记住斯大林同志的话:在一个社会的生活中,在我们自己的一生中,总有这样的时刻,即法律成为过时的东西而应当撇到一边。
起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已形成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斯大林对权力的专断正在成为苏联政治领域的主导倾向。结果:大清洗结束以后,苏联的领导层进行了大换血。
主要表现在:“大清洗”消弱了军队的骨干力量说明镇压的确切数字,现在还难以查明。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军队干部损失巨大。遭到迫害的干部占其总数的1/5。
答案: 解析: 答案:①大清洗运动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所产生的恶果之一。1935年开始。由于存在着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不健全并随意受到破坏,许多无辜的人遭到迫害。
年12月,斯大林借苏共中央第二号人物基洛夫被杀为由,开始对前反对派成员及其追随者进行迫害。
对苏联社会造成了巨大损伤。形成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主义。苏联大清洗是指1934年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
苏联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
苏联肃反运动,也称大清洗,或译为大整肃、大肃反,现今在俄罗斯多被称为 大恐怖时期,或称叶若夫时期,是指1934年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
1、苏联肃反运动,也称大清洗,或译为大整肃、大肃反,现今在俄罗斯多被称为 大恐怖时期,或称叶若夫时期,是指1934年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
2、在大清洗运动中,苏联党和国家前领导人布哈林、李可夫以及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叶戈罗夫元帅、基辅军区司令雅基尔等许多优秀将领遭逮捕、杀害。
3、苏联大清洗是指1934年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
4、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和火箭专家科罗廖夫等人被捕入狱。一大批留驻苏联的外国 *** 员和共产国际干部被当成外国间谍审查监禁,有的外国领导人也被杀害。到1938年底,大规模逮捕的浪潮才逐渐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