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有多重 认识千克和克 教案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对实际物体感性操作,才能建立物体质量概念,体验1千克和1克有多重。在处理教学环节比较清楚,过度自然。
4、说教材教学内容:《有多重》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8?——P20的内容。
5、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克与千克》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克与千克》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了解1千克、1克、1吨有多重。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课前准备:桶装矿泉水学习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课件出示大象的图片。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教案教学内容:有多重(认识千克、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掂一掂1瓶500克矿泉水与一本字典。思考两个谁轻谁重?然后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约有多重?这样有的放矢。学生就可以估计出一本字典约300克等数量。
1、【篇一】小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材第100-104页)教学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p13~14页,例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3、【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范文【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事物有规律的排列,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4、【#二年级#导语】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5、小学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和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经历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6、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经历整理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1说教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
克和千克的认识优秀说课稿1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
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认识天平和几种以千克位单位的秤;牢固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知道用秤称物体的 *** ,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物体质量的估量。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重、难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3、之一环节:感受1千克。活动1:掂一掂,感受1千克。数学游戏,与1千克比轻重。第二环节:感受1克。活动2:掂一掂,感受1克。活动3:找一找,生活中重1克的物品。活动4:比一比,1千克和1克的质量区别。
称一称。5克多一点。一支铅笔约重5克。说一说哪些物体约重1克或几克?称一称数学书和课堂作业本到底有多重。我们一起称一称。板书:一本数学书约重200克。一本课堂作业本约重100克。
《1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让学生掂一掂两人的书包,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二)探索新知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要想知道某个人或物体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呢?生分别说出自己见过的一些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出示一些秤的图片(多媒体出示)和实物。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