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除了青藏高原以外的其他水系都能见到。这种鱼的食性较杂,而且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生长速度也比较快,加上对温度的要求不高,所以饲养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鲈鱼还是比较好养的,现在鲈鱼养殖技术基本成熟,总体问题不大。养殖环境:鲈鱼的养殖池塘面积要尽量保持适中,池塘内沙质优良,淤泥较少,此外需要为鲈鱼提供完善排水系统,可以及时清理污水。
鲈鱼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鱼类,其食性较杂,比较容易接受人工饲料,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强,雌鱼怀卵量为5100-12800粒左右,且雄鱼具有护卵习性,留守洞穴保护卵块,常用胸鳍拂水,供卵子得到充分氧气。
淡水鲈鱼好养。鲈鱼还是比较好养的,现在鲈鱼养殖技术基本成熟,总体问题不大,但是养殖鲈鱼,要做好水质调节。若是淡水养鲈鱼,要保证水质没有污染,池塘的面积应在5-6亩之间,深度在两米左右。
池塘条件:鲈鱼养殖的池塘面积是以5-10亩为宜,水深要2米以上,水质无污染、水源充足、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且交通方便,同时还需要配备1-2台5千瓦的增氧机,以及发电备用机组。
投苗密度 每年12月份至次年1月份放养经中间培育、已达10厘米的鱼种,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千克。另外每亩搭配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白鲢,以增加养殖效益。
池塘条件:养殖鲈鱼前,对池塘进行消毒,每亩施加生石灰50千克。 放养鱼苗:每亩适宜放2500尾。 投喂饵料:每天一般投喂2次,每日的投喂量是鱼体积的5%,不能过多。 注意事项:定期换水,保证水质的清洁。
1、(1)在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造养殖池塘,池塘的面积以1-5亩为宜,池底要尽量保持平坦,水深以54米为宜,底质以沙壤土为宜,淤泥不能过多。(2)池底可略向排水口倾斜,排灌水系统要完善。
2、选择水质较好、流动性较强的水域进行养殖。最少要保持水质营养丰富。即水质不要求十分清澈,可见度在30厘米左右,池水颜色以浅绿色为宜。2/3放苗前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岸边种植水草。
3、淡水鲈鱼喜欢在洁净、溶氧量高、水质清澈、透明度在三十到四十厘米的水体中生活,因此在饲养期间,要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采取加水、换水措施,尤其是每年的九到十月份,需要做好水质的调节工作。
1、鲈鱼生活在浅海河口,适盐广,幼苗在22‰左右盐度的海水中孵出,再溯河而上到咸淡水交汇的河口生活,并可进入淡水水域觅食生长,但成鱼多数在咸淡水中栖息。
2、鲈鱼养殖条件是18℃-24℃之间,鲈鱼生活于植物丛生的江河、湖泊中,易集群,夜视能力极强。
3、生活环境:控制放养密度,可以投放约1000-2000尾/亩,避免发生争斗,并在池中种植适量的水草,把水质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左右。日常管理:定时打氧并及时加注新水,注意防治疾病。